被神话的袁隆平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在长沙逝世,同天上午更早些时候,也曾传出袁隆平去世的消息。当时互联网上已是一片哀悼。微信群、朋友圈,无论什么学历、职业、所在地方,几乎都在谈论这一消息。而在社交平台上,又有大量的人对这则提前消息表示不满,认为是谣言。这说明人们不愿接受这一事实,尽管那时已经有病危的消息传来。 随后,湖南日报发布正式消息,对杂交水稻之父的哀悼之声也铺天盖地而来。

袁隆平的外形是典型勤劳能干的南方农民,但他能说英语,能拉小提琴,他身上这种农民与知识分子合一的混搭组合,不但极为罕见,而且对比度非常强烈,在公众视野里的袁隆平,是将优雅和朴实结合的很完美的知识分子形象。人们对袁隆平的好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 公众形象的成功,以至于,袁隆平的形象完美到他的系统形象参数,哪怕修改任何一点都会减分。

而人们之所以觉得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很大程度上在于这样一个说法,即中国人民吃饱饭主要靠「两平」,一个是代表政策的邓小平,一个是代表技术的袁隆平。也就是说:「包产到户」与杂交水稻,让中国人不再饿肚子。包产到户对农业的影响,在那段历史转折年代。 生活在农村的人应该有深刻的记忆,而且家庭联产承包制其实到1982年的1号文件才正式在全国范围内被允许,所以在1978至1982年期间留下了大量政策对比案例,足以证明制度激励的作用。

而杂交水稻呢?需要注意的是在讲杂交水稻对中国吃饱饭的贡献时,人们容易不自觉的默认粮食等同于水稻,因为中国是口粮中稻米比例高于小麦的少数国家。 但是粮食主要分玉米、水稻、小麦、薯类、豆类这五大类。而1980年以来,中国粮食结构的变化是,曾为国人不至于饿死做出巨大贡献的种类迅速从主食序列中退出。最近十几年的变化趋势是玉米、小麦的产量逐渐上升,稻米的比重相对下降,稻米在谷物的比重基本在略超过1/3的位置。据农业部统计,8年时间里,中国玉米的种植面积。 增加了1.63亿亩,增长了45.2%,占所有粮食种植面积增量的91.6%。玉米产量增量占所有粮食增量的58.1%。玉米为何能突然冲到C位?原因很简单,因为人们开始摄入更多的肉类。目前中国的玉米约有10%是作为产品加工的原材料,如工业乙醇、淀粉、啤酒等20%供食用。剩下的70%都是饲料。 主要是用来养鸡和养猪。从这点可以看出,中国粮食总量和人均消费量的增长是所有谷物产量大幅提高的结果,而不只是推广杂交水稻的结果。

中国水稻育种技术,经过了多个阶段的技术进步,而对提高水稻单产具有革命性的进步有三次。

第一次是矮秆革命。1941年7月,广西华侨干利南从马来西亚带回稻种。1956年下广东潮阳人洪春丽发现水稻自然变异矮秆样本,与洪春英合作培育出矮脚南特。这两个稻种,为黄耀祥等育种专家开发矮秆稻种,提供了最重要的遗传资源。

第二次就是我们熟悉的袁隆平领军开发出来的杂交水稻。其实严格的说法,应该叫3系法杂交水稻。1970年,在袁隆平的指导下,他的助手冯克珊李必湖按照袁隆平所提出的思路,在海南崖县南红农场。 寻找到了天然败育的野生稻植株。1972年,袁隆平将这个野生稻植株与栽培稻多次回交后育成了稳定的野败不育系。野败是袁隆平原创性的利用海南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而获得的第一个细胞质不育系。他于1972年将「野败」分发给了全国杂交稻协作组成员,促成了3系杂交稻的迅速发展,人们记住了袁隆平,但不应该忘记和袁隆平一起并肩奋斗过的谢华安和颜龙安,这两位都是中国杰出的杂交水稻专家领军人物,野败不育系培育的很成功,以至于今天很多稻种都是以它为基础杂交出来的。比如谢华安院士的汕优63。根据国家水稻数据中心显示,中国推广面积前三的杂交组合品种是汕优63、汕优64、威优64,它们都属于3系杂交稻。袁隆平是杂交水稻领域的代表人物。 他的贡献的确很大,当然工作也不全是他一个人做的,例如和他同样贡献很大的还有朱英国院士,他的红莲系,是三大类型中唯二被大规模推广种植的类型,在业内,袁朱二人也是可以相提并论的。那么,为什么知道的人很少?因为他的红莲系,比野败系,晚了一年才出来。所以当时国内大部分的资源都是放在野败系上,就连宣传资源也一样。

说到宣传,1970年代末。 报告文学的兴起,显示出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特征,一个科学英雄是否出名,不再是他的学术地位和他在官方眼中的地位,而很可能是文学家们的报道本身是否成功。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是当时影响力最大的报告文学,让李四光和陈景润成为亿万人心中的偶像。当时科学家一般都会被塑造成非正常人的样子,譬如陈景润,被描绘成了一个典型的书呆子。 他缺少基本自理能力,地板上搞只有3尺厚,走路还经常会撞电线杆。当时对革命审美极度厌倦疲劳的国人欣赏的口味一度剑走偏锋,对这类塑造出来的科学家偶像崇拜不已。但是袁隆平很快后来居上。随着时间推移,当年的陈景润华罗庚等人逐渐失去宣传新意,袁隆平在大众的传播热度却不减反增,因为杂交水稻的突破,无论文字。 写得多么通俗易懂,其实大多数人依旧无法复述,但是多养活了几千万人。每个中国人都听得懂,尤其是在刚刚吃饱饭的中国人心里比较科学家的重要性,大家是很愿意把他们的贡献折算成可以养活多少人的,当人们互相调侃时,会使用那个段子:「就是袁隆平让你吃的太饱了」。这就是社会共识,他距离准确的科学事实可能有很大距离,但是却代表着全社会最终的意见。

在中国14亿人中,袁隆平的国民辨识度毫无疑问能排在前几位。所以,尽管只有很少人知道杂交水稻是怎么一回事。普通人对袁隆平正在从事的研究也知之甚少。但是,人们有一个共识,袁隆平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对这个国家做出了无比巨大的贡献,他也因此成为一个神话,一个路人皆知的符号。而这个神话符号,让有人看到去世的消息而痛哭。 也有人因发表侮辱性言论被公安机关追查。毫无疑问,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并不全靠杂交水稻,也并不是袁隆平一个人的功劳。他在杂交水稻领域的贡献无疑是杰出的,但是要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社会工程,既包括袁隆平这样的科研人员的贡献,也包括广大农民的劳作,更需要成熟有效的市场和分配机制。

其实,中国人感谢袁隆平。 和这个民族曾经拥有的饥饿记忆有关,而如今国人的自豪感也都建立在解决饭碗问题的基础上。一直以来,媒体时刻关注着袁隆平的试验田以及屡创新高的亩产量。最新的消息是,5月14日,三亚崖州区3块地平均亩产926.5公斤,这是在工业信息化时代,人们最关心的「农业新闻」。其实,很多人根本记不住最新的产量记录到底是多少。 因为每一块试验田都不一样,而且从试验田到真正的农田还有很长的距离。但是新闻报道中最高纪录这样的字眼足以让公众心安。也许国人依旧还需要这样一个神话这样一个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