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朝廷纵容炒房

天朝过去十几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房价也翻了十倍以上。巨大的通胀压力让天朝居民感到越来越吃力,尤其是肆无忌惮的炒房客,更是加剧了这一残酷现实。

债务驱动的增长模式

在天朝,GDP的增长大部分是依靠基建、城市化和交通建设来完成的。动辄数百万亿人民币的投资,钱从哪里来?答案基本是靠发债、靠借钱。天朝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大部分仍是低附加值。如果一座城市仅仅依靠税收来搞建设,恐怕连很多公立学校老师的工资都发不起。而这些靠借贷产生的债务,终究是需要用真金白银来偿还的。

天朝的土地财政,本质上就是一场债务转移。在这场游戏中,房地产商、富人和炒房客利用信息和资本优势趁机大捞一把。他们作为投机者,既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更不需要分担由此产生的债务。

最后,所有债务连同高昂的利息,都通过房子转移给了普通的购房者。一份动则30年的房贷合同,其本质就是一份分摊国家建设债务的合同。而最终能够也只有能够偿还这些债务的,恰恰是那些在各行各业中真正创造财富的天朝普通劳动者。

所谓「房地产税」

很多纯良老中盼望政府能开征房地产税以降低房价,这种想法非常幽默。这剂「猛药」,朝廷不敢随便开征,也不可能真正有效征收。

一个核心的阻力在于,朝廷官员手中不止一套房产。一旦开征房地产税,就意味着他们的个人财富将被悉数曝光,尤其是许多来源不明的非法收入将会彻底暴露在阳光之下。这是整个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都无法接受的。

经典「转移矛盾」

于某些天朝经济学家(包括依附体制的自媒体肉喇叭),开始利用媒体的影响力,输出一些看似很有道理的观点,来为高房价和炒房现象进行“合理化”解释。

其中最主要的观点之一,便是「房价是货币现象」。他们会用各种让你思绪混乱的通胀概念来轮番解释,一会儿是输入性通胀,一会儿又是货币超发。但归根结底,他们都是想表达:高房价是正常的市场经济现象。然而,他们无论如何都不敢点破其背后「天龙人与精英阶层进行财富转移」的残酷事实。

对于朝廷而言,只要炒房行为不至于引发系统性风险,那么普通人的买房焦虑反而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只要刚需者愿意勒紧裤腰带、掏空「六个钱包」拿出首付款,这对政府来说就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 政府债务得到解决;
  • 城市化得以继续推进;
  • 经济能保持一定活跃度。

只要房价不出现断崖式下跌,天朝社会就能在表面上保持稳定,而整个天朝的富人和精英阶层,则可以继续安然享受经济发展的最大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