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复旦大学割喉事件一度引起社会强烈反应,根据凶手的陈述,他受到了学院领导的打压。也有很多知情人道出这背后可能的实情:作为大学引进人才的青年教师,六年后,院方觉得他没有完成科研任务考核,没有达标而被解聘。这成为凶手伤人的最大动机。
这次事件过了几天,就有很多很多人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一位陈德旺教授的看法引起了很多人争论。这位教授称,非升即走是文化,体现合同契约、愿赌服输。
官僚化的象牙塔与「局外人」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在一个官僚体制社会里,任何一个体制内的组织都会被官僚化,即便像大学这样本该成为学术象牙塔的地方也未能幸免。
一旦官僚化后,学院的领导层就成为权力的中心,他们决定着学校底层年轻老师的命运。官僚社会里,体制内和体制外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体制内基本上不用担心丢工作,而体制精英拥有各种特权和福利,他们生活在一个被权力保护起来的上层社会。
而体制外的普通人就像这位没有编制的年轻老师,尽管他曾经在学术上成绩斐然,依然无法适应体制精英给他设定的游戏规则。他无法进入编制就意味着失去保护屏障,虽然已经接近40岁,在大城市依然得面临被淘汰的残酷命运。而且他并不是特例,之前就有一些学校的老师突然面临修改聘任合同被辞退的事情。
撕下虚伪的遮羞布
这位教授提出淘汰论的观点,是典型体制内精英拥有的社达思维。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崇尚优胜劣汰,而且优劣的标准都是由他们自己来决定。
既然社会的顶层都是由这样一群人来主导,我觉得全社会都不必隐晦,完全可以把所谓虚伪的道德观和各种遮羞布全部扯下来。也别提什么努力奋斗,提倡为国家利益牺牲自我的精神,不要提为了祖国的未来发展不要躺平之类的废话。就是简单的契约合同,就是简单的个人利益关系。
比起目前社会遮遮掩掩的社达,还不如把所有关系都简化成个人和公司的合同契约。无论你是国有单位还是私人企业,无论你干的是什么多崇高的事业,还是底层服务员,大家把工资、钱、加班工资、工作时间摆明了。我干不了就走,要么老板炒我鱿鱼,要么我炒老板鱿鱼。
全社会都要抛弃掉那种老掉牙的主流媒体宣传的各种主义、各种奉献。如果你要社达,那就个人利益主义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