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过去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让大部分人不同程度都享受到了红利。特别是少数越南富人和精英阶层,他们靠着炒土地和房地产增值数倍资产。
越南的阶层固化也因此越来越明显,这种赤裸裸的财富转移让底层越南人基本上无法改变自我的命运。少数幸运的普通家庭出生的小孩,能在大城市如河内、胡志明找份体面的白领工作,能负担普通的公寓楼房贷,就已经很优秀了。
精英的错觉与财富幻术
越南的阶层分化越来越严重,精英对于自己的财富增长反而觉得理所当然。他们对于底层越来越缺乏同理心。
很多越南富人,甚至包括一些越南普通人,一直会有一种误解,以为富人的成就是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其实,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大部分人的成功是靠着踩在别人的身上实现的。
比如,越南利用剪刀差和各种农业税负来扶持工业,让越南城市人享受到最大的发展红利,越南农民在二十多年前成为发展的牺牲品。
2015年越南经济低迷,房地产市场一片萧条。越南政府想到了一个极为聪明的点子:他们开放外国人购买公寓楼,营造一种房地产牛市的氛围。而实际上,根据后来几年的统计,外国人购买的数量不到大城市销售楼盘的10%。
但是,开放外国人买房刺激了越南国内市场,让大量越南富人携带资金涌入楼市炒房,开始带动房价大涨数倍。而这些收益,都是通过后来的年轻人支付的租金和接盘来实现的。
制度优势还是制度特权?
过去几年,产业转移带动了越南经济的发展。这并不是越南自身的科技、教育有多少提升,生产效率有多大的改变,仅仅是靠剥削大量越南廉价劳动力来创造私人财富。
越南精英有种错觉,觉得自己的成功来自于制度优势和自我的努力。但是,如果一旦推行彻底的房地产税和离境税,这些越南精英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财富大部分都是靠财富转移的方式从普通人身上赚来的。如果说是制度优势的话,还不如说是制度特权更准确。
越南的各种政策制度首先是优先考虑精英和富人阶层,特别是越南体制内的权贵阶层。无论是房地产政策还是各种税费,都会以富人的利益优先。
被美化的神话与被标签的底层
一旦这种阶层垄断了财富和权力,便会变得傲慢起来。尤其是各种喜欢吹捧精英的越南媒体,会想尽办法来美化这些富人的发家历史,通过各种笔墨来将他们包装成励志的社会公众人物。
很快,这些越南富人的财富被合理化,他们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将自己的成就归功于自我的努力。
而越南底层人的各种抱怨,则会被社会贴上懒惰和失败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