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阮富仲开始严厉反腐,先后抓捕了越南内部几名高官,但此后基本上雷声大,雨点小。越南国内的腐败依然和往常一样。
欺软怕硬的制度性腐败
例如,最近邻国又开始抱怨越南海关向其公民收取所谓小费,而实际上是敲诈。当然,这种虚弱的抱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也根本起不到什么实际作用。
越南海关的事情,无论是海关内部官员还是阮富仲都心知肚明,他们为什么依然敢继续这么明目张胆地做了十几二十年呢?
原因有二:
其一,这些钱都需要上交给领导,作为海关的收入来源,这种腐败已经制度化,从上到下都默认了。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越南海关为什么只敢向某些邻国要钱,而不敢向欧美日韩索要小费呢?这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他们很清楚,一些驻越南领事馆很软弱,并不敢有什么实际的动作。
除了越南海关,越南警察依然和往常一样。像美奈这样外国人特别喜欢去的旅游胜地,往往会有很多人沦为当地警察嘴里的肥羊。一旦被当地警察查到是租的摩托车,又没有越南驾照(实际上几乎所有短期国外游客都不可能有越南本地驾照),就会被罚款,而罚款收入也都会进入私人腰包。
权力寻租与财富转移的新花样
以上种种说明,在越南体制本身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反腐仅仅是个噱头,是说给普通越南人听的。
最近几年随着越南资本化的不断深入,很多体制内的人利用手里的权力寻租,但是和以往不一样,这些人都会非常巧妙地利用股市、金融和房地产来实现非常隐蔽的财富转移。尤其是很多越南三四线小城市的官员,只要做得不是很嚣张,基本上都不会有人去管。
越来越多的资源集中到体制内,体制内的人利用手里的权力将一些腐败合理化,如利用各种基建和城市化,尤其是一些重复浪费的基建——城市的街道修了又挖、挖了重修,修建一些没有实际意义但是耗费巨大的面子工程。这些工程背后,实际上就是把财政收入慢慢转移到和自己利益相关的工程承包商手里。
宣传泡沫终将破裂
越南最近几年利用体制内的媒体,不断向越南普通人灌输一种成功反腐的印象,让越南人觉得社会在进步。但这只是一种错觉。
如果一个社会的体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它身上的各种问题也就无法彻底解决。
越南社会目前基本上依然是用媒体来渲染出一种经济增长的假象和政府清廉的谎言。但是随着实际就业率下降、疫情后很多公司倒闭造成的经济紧缩,最后让这种宣传变得越来越无力。
越南的反腐,轰轰烈烈搞了半天,最后反了一个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