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你总能听到为人民服务、越南的一切属于越南人民这类宣传口号。有时候,这会让你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在这个国家,普通人的利益高于一切,整个社会体系都是围绕着底层民众来构建的。
然而,在我旅居越南多年后,我发现这种宣传仅仅是停留在维护社会稳定的空泛言辞。
权力寻租的游戏
表面上,越南的社会结构由国会、国家常委等体制精英主导。但具体到基层,真正掌控土地、房地产、旅游等高价值资源的,依然是当地的公安、军队、市长等实权派家族。
例如,岘港公安局长的儿子,在岘港国际旅游航班开通后不久,就迅速成立了自己的旅游公司,垄断了大量国际客源,堪称印钞机。又如,岘港前市长与房地产大亨合作,通过开发各种土地项目获利上亿美元。
除了这些位高权重的人物,市政建设也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包括垃圾处理、城市绿化在内的项目,均由城市内部官员寻找亲戚朋友的公司合作,以实现权力寻租。就连耗资近10亿人民币的岘港政府大楼,其所有公共开支也都来自岘港的公共财政。
撕裂的社会阶层
接下来是越南的富人和中产阶层,他们大多通过经商、做小买卖或投资旅游地产积累财富。这部分人构成了越南最富裕的10%人口。
剩下的90%,则是普通的白领和工人。以岘港为例,这里的工资远低于胡志明市,大部分人的月收入不足2000元人民币,却要日复一日地面对高通胀、高房租和高物价。这个群体,主要由工业园的工厂工人、餐馆服务员、便利店店员和酒店服务员等底层劳动者组成。
一个空洞的笑话
讽刺的是,越南主要的GDP和财富,恰恰是由这些制造业和底层的服务人员创造的。他们本应是这个社会真正的主人,但我亲眼所见的现实是,底层越南人的社会待遇实在是太低了。
以之前爆发的胡志明市疫情为例,大量工厂工人被迫挤在老旧的隔离公寓里,每天仅靠米饭和豆浆维生。对于他们的处境,越南政府可以说毫不在意,许多底层民众甚至面临饥饿的威胁。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封城一结束,即便许多工厂用提高工资和福利来挽留,工人们依然拼命想要逃回自己的老家。
以上种种社会现象充分说明,越南的社会阶层分化极其明显。既得利益阶层,如富人、体制精英和中产,大多依靠资本优势和权力垄断,来剥削底层的越南人。
而这些占总人口80%以上的底层民众,恰恰是越南官方口中所谓的越南人民。
越南人的利益至上这句宣传,目前看来不过是空中楼阁。越南的利益分配机制,早已决定了少数精英和富人可以利用各种不公平的规则,掠夺底层人民的财富。
越南的一切属于越南人民,现在看来,更像一句笑话。